服装科技

把麻袋变成精纺面料

发表时间:2014-10-14 14:07:19 作者: 来源: 浏览:
    过去,黄麻种植并不被人们看好,因为其仅能编织麻袋、麻绳等附加值极低的粗糙产品。黄麻纤维编织成的麻袋,由于具有天然的抗菌、抑螨、除湿、透气、防尘等功能,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运输。但是随着合成纤维和塑料制品的出现,成本高且笨重的麻袋退出了历史舞台。我国的黄麻种植面积随之萎缩,“麻袋”这个名词也鲜有人提及。
  如今,江苏紫荆花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却反其道而行之。近年来,该公司不但在江苏、甘肃、福建、新疆等地大面积种植黄麻,还把黄麻种植到了非洲马里、贝宁。如今,江苏紫荆花与东华大学耗时8年,实现了黄麻纤维精细化与纺织染整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黄麻纤维不能做面料?
  据介绍,由于黄麻纤维中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含量较高,导致纤维粗硬,支数低,弹性及断裂伸长率也低,因而可纺性差,以至于被《大英百科全书》认定为:不能应用于服装面料。长期以来,黄麻纤维一直被用于加工麻袋、麻绳及其他包装材料等低附加值的产品。长期以来,我国纺织原料对国际市场有很高的依存度,棉、毛、亚麻、化纤原料等大量依靠进口,开发新的纤维原料已是当务之急。黄麻纤维是仅次于棉纤维的第二大天然纤维素纤维,全球总量400万吨左右,资源丰富,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生态纺织原料。但黄麻工艺纤维分离度低、刚性大,不能纺高支纱,加之产品染色性能差、刺痒感严重,使黄麻纤维资源长期以来只能用于粗放型纺织品,难以在服装和家纺面料领域得到有效利用。
  创造“摩维”奇迹
  据介绍,该项目发明了黄麻纤维“生物-化学-物理”可控组合精细化技术,研发了复合酶生物脱胶和牵伸细化等关键技术,突破了黄麻纤维用于服装和家纺面料领域的精细化关键技术瓶颈;发明了精细化黄麻纤维纺织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了黄麻纱线加工集成技术,重点研制了纤维纺前处理专用助剂及其处理工艺件;创新开发了黄麻织物加工关键技术,确保织造效率及产品质量;发明了精细化黄麻纤维织物染整加工关键技术,独创了精细化黄麻纤维织物协同漂白关键技术;研发了黄麻织物阳离子改性染色技术,显著改善黄麻织物染色鲜艳度和色牢度,并确保染色均匀性;研发了黄麻织物生物酶-柔软剂联合整理技术,显著提高黄麻织物柔软度。在核心发明基础上,开发了系列黄麻纤维制品,实现了黄麻纤维资源在服装和家纺面料领域的产业化应用。
  江苏紫荆花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熙明说:“我们通过科技创新,攻克了欧美发达国家在黄麻纤维加工及制品应用研发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难题,彻底改变了黄麻纤维只在低端领域应用的局面。我们给自主研发的新型黄麻纤维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摩维’,意为有魔力的纤维。‘摩维’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创造了把麻袋变成精纺面料的奇迹。”
  5000吨精细黄麻产能已形成
  产学研助推研发成功。对此,张熙明说:“产学研模式当记头功,我们研发出的摩维新型黄麻纤维独特的不规则多角形构造,使其吸湿性高出一般化学纤维数倍,由它制成的纺织品透气性强、散发快而且手感柔软,色彩亮丽、悬垂性佳,夏季凉爽、冬季不闷湿。”可以说是科技的进步加产学研模式,实现了黄麻纤维可以像棉花一样纺线织布,生产出各式各样的麻制品。
  实践回溯到2002年,紫荆花公司联合东华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科院麻类研究所等一批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可再生绿色麻纤维技术的研发实践,并成立了国内唯一一家黄麻纤维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对黄麻纤维粗硬、不易染色、加工难度较大等缺点进行多年的联合技术攻关。2003年,公司联合东华大学成立了“东华紫荆花纺织研究开发中心”,成功申请了核心发明专利“黄麻的脱胶工艺”。
  随后,公司用了整整8年的时间,攻克了国际上一直未能解决的“黄麻纤维分离度低、可纺性差、脱胶、脱色难,有严重刺痒感”等关键性技术问题。成功地将黄麻纤维转化为细软面料,实现了黄麻纤维精细化与纺织染整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据统计,东华大学和江苏紫荆花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进行规模化应用,形成了年产5000吨精细化黄麻纤维的生产能力,精细化黄麻纤维及产品销售额达7.67亿元。

领导与支持单位: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版权所有:四川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 合作单位: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金仙桥路18号 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科研4楼2410室

电话:028-87686079 028-87686039 传真:028-87686079 邮编:610031 E-mail:scga@vip.sina.com

法律顾问:四川银证律师事务所 总顾问:台软国际有限公司

蜀ICP备08000062号-1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